关闭

临西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实施方案

浏览量:17829 | 时间:2018-12-06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打造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选择,是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特色农产品具有显著溢价能力,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有利于农民就近实现就业增收。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意见》(冀政字〔2018〕3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坚持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专用化发展方向,加强政策引导,集中资源要素,完善市场机制,推动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转型升级,加快临西生产向临西特产、临西产量向临西质量、临西产品向临西品牌转变,构建更高质量、更强竞争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绿色优质农产品需要。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科学布局。结合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规划一批特色主导产品适宜发展区。瞄准市场需求,规划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大的农业特色产业,引导资源要素聚集,协调各方力量深度参与,规划特色产业优势区和集聚区。

大小兼顾,利益共享。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既支持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也兼顾一家一户小农生产的利益,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参与产业链各环节。

质量第一,品牌为先。用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等现代手段和理念改造传统农业。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制定标准评价体系,推行全程规范化生产,建立追溯制度。立足区域资源特色,准确定位品牌发展战略,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名牌优质产品等,提高特色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龙头带动,融合互促。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同构供应链、产业链、物流链和价值链,与康养、旅游、度假和餐饮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上下游紧密协作的生产经营群体,提升市场竞争力。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资源保护和废弃物治理同步推进,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三)任务目标

2022年,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种养环节增加值占全县农业增加值30%以上。农业特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65%以上,特色蔬菜和果品面积占40%以上,特色畜产品产量占10%以上。

    二、区域布局和发展方向

着眼发挥各地资源比较优势,选择一批地域性强、产品品质独特、功能特殊、有一定认知度、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产品,在原产地或生态条件最适宜、有生产传统、技术成熟、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区,重点扶持,规模发展,尽快提高市场竞争力,培植区域农业特色产业。

食用菌产业。适应城乡居民关注产地品质、追求质量安全的需要,充分利用我“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县多和设施类型丰富的有利条件,着力提高县域主导产品集中度,推进单品规模化、设施化、周年化、标准化生产。

    以临西县光明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头企业为发展重点,以轴承工业园区、老官寨镇、下堡寺镇、临西镇为中心,在加快平菇发展的同时,利用金针菇菌糠发展草菇生产。全优势食用菌面积达到2万亩。

(二)畜禽产业。稳步推进生猪发展;继续加大蛋鸡养殖基地建设力度;持续抓好黑龙港流域奶业发展,到2022年推出一批优质高产奶牛核心群;依托肉禽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肉鸡和肉鸭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山前平原区和传统牛羊养殖县的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比例,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道路。

1.生猪产业。上海光明集团等产业龙头带动的临西县临西镇、摇鞍镇乡、吕寨镇、下堡寺镇区域生猪产业,加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力度,稳步提升全市生猪存出栏量。

2.禽类产业。依托兴达集团等禽类产业龙头,推动临西县河西镇、老官寨镇、东枣园乡等区域的肉鸭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增加优质禽肉、蛋品供应。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科技农业工程,提升创新研发能力。根据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共性技术攻关,推动关键环节实现重大突破。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农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攻关,建有研发机构的省级龙头企业达到2家。引导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搞好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进档升级。深入实施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集成推广配套实用技术。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农技推广,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

(二)实施绿色农业工程,提升基地建设档次。深入实施河北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档升级,建成2个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绿色发展的精品园区。推广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在食用菌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建设1个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的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建设特色种子种苗、种畜禽繁育基地,提高良种保障能力。提升农田节水、统防统治、健康养殖和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水平。严格产地环评和认证,依据环境资源承载力,确定生产基地建设规模,打造名特产品“第一车间”。完善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仓储物流基地,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实施品牌农业工程,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着眼完善新型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鼓励各地开展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注册,推行公用品牌与企业商标并行使用,加强品牌创意设计,提升品牌文化竞争软实力。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战略,引导优势企业以品牌为纽带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企业参加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等各类展会,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加强品牌营销,做好品牌推广。完善农产品品牌保护制度,依法查处侵权行为,切实维护我市农产品形象。

(四)实施质量农业工程,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将打造高品质产品作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突破口,普遍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实施内外销产品“同标同质”。支持生产经营主体制定和执行要求更严的企业标准,推行质量认证,建立追溯体系,培育高端产品,不断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强化市、县联检联测,严格管理投入品使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

(五)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树立全产业链经营理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实现一产为基、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坚持“前延后拓左右联”,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上游种养环节拓展,配套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种养基地,发挥市场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园区向下游加工销售环节延伸,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挥园区的孕育衍生功能;围绕龙头企业经营和园区发展建设需要,配套发展包装、仓储、运输、电子商务等关联产业,发挥产业链的磁场效应。

(六)实施主体培育工程,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围绕区域产业链条延伸、农业功能拓展、区域品牌协同打造,大力培育引领型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合作、资产重组、联合经营、上市融资等形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家。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代耕代种、生产托管、联种联收、股份合作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落实返乡创业支持政策,鼓励进城务工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发展特色种养业,创办农业园区,领办经营实体。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服务组织,提高生产全过程社会化服务水平。

(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民增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选择多种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促进产业链、价值链相融合,带动农户深度参与特色产业发展。主导产业成熟、产业链完善的地区,可依托主导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以订单、务工、股份为纽带建立利益联结关系;产业链不完善的地区,可依托主导产业,采取“超市+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以订单为主要联结纽带,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未形成主导产业的地区,可采用务工、土地租赁、入股等形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关系,为农户带来稳定收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督导,协同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各乡(镇、园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

(二)加大政策支持。县财政整合现有支农资金,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金融、科技、国土资源、环保、水务、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要发挥农业科技研发专项、农作物品种审定和成果评价等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农业科研工作向农业特色产业倾斜。拓宽融资渠道,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特色产业。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我市农业特色产业。

(三)完善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和模式,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进一步完善经营性服务,加快培育农机作业、统防统治、集中育苗、加工储存等生产性服务组织。培育壮大我特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引入拍卖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提高销售服务能力,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国内外高端市场。

(四)严格督导考核。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要纳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考核范围。临西县实现一个产业、一个实施方案、一套工作班子,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把任务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落实到乡、村、地块和养殖场,加强日常监督指导。

(五)搞好宣传发动。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广泛宣传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结合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特色农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体验、品尝、购买临西特色农产品。发现和培树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