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于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浏览量:5010 | 时间:2021-12-29


为加快推进高校节水灌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彻底扭转农田“大水漫灌”现状,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的实施方案》。

发展节水农业有何意义?

方案指出,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节水对保护水资源推动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临西县是邢台市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市,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高耗水作物占比较大,农田灌溉用水占全县用水总量的70%以上。临西县人均水资源量为144立方米,分别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6.6%。我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节水农业,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的具体行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区域安全至关重要。

发展节水农业的目标

聚焦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高耗水作物,着力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2021-2022年,在地下水超采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5万亩,新增优质高效耐旱作物1万亩,压减地下水360万立方米。2023-2025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5万亩,新增优质高效耐旱作物1.5万亩,压减地下水390万立方米。

到“十四五”末,全市高效节水灌溉总规模达到10万亩,在地下水超采区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全覆盖,形成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赶超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分类推进节水灌溉方面

浅埋滴灌、膜下滴灌、喷灌、小管出流等是我市农业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的最有效节水灌溉方式。

在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种植区,以规模经营主体、托管服务组织为依托,大力发展节水节地、省时省工、成本较低和适于机械化作业的浅埋滴灌,实现稳粮与节水“双赢”,到2022年发展5万亩,压减地下水300万立方米,到2025年新增10万亩,新增压减地下水600万立方米以上。

在蔬菜种植区,设施蔬菜重点实施节水保墒、节肥增产、减病降害的膜下滴灌;露地蔬菜重点实施省工省肥的滴灌、微喷灌,适度发展淋灌,到2022年发展0.0771万亩,压减地下水4.626万立方米,到2025年新增0.1383万亩,新增压减地下水8.298万立方米以上。

在梨、桃、苹果、葡萄等水果种植区,重点发展不易堵塞、施肥方便、适应性强、操作简便的微喷灌和小管出流,适度发展膜下滴灌,到2022年推广0.0415万亩,压减地下水2.49万立方米,到2025年新增推广0.0806万亩,新增压减地下水4.836万立方米以上。

在棉花、中药材、花生、甘薯等其他耐旱作物种植区,针对不同作物特点,鼓励实施膜下滴灌、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措施,通过保护性耕作、深松耕、土壤改良,营造土壤水库,提高蓄水保水能力。

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方面

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统筹考虑粮食安全与农业节水、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培育引进抗旱高效作物品种,逐步压减高耗水、低效益作物,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巩固扩大农业节水成果。结合实施旱作雨养和季节性休耕,扩大苜蓿、高粱、谷子等优质高效耐旱作物种植,到2022年种植面积由2.28万亩发展到3.283万亩,到2025年发展到3.783万亩。

全县在抓好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同步推进良种良法配套,重点围绕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作物,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和生物节水措施,集成推广水肥一体、蓄水保墒、集雨补灌、限水栽培、测墒灌溉、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模式,开展节水技术应用示范。到2022年,建立节水技术示范区1个、面积1万亩;到2025年,建立节水技术示范区2个、面积2万亩。

此外,方案还在如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税价管理机制、切实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部署。


关于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