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于2020年建设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实施方案

浏览量:16657 | 时间:2020-04-2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中发〔2019〕12号)和省、市、县“三创四建”活动的安排部署,加快建设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省、市、县委全会决策部署,坚特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遵循规律把握方向、整体谋划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守住底线防范风险、农民主体共享发展,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平台,高质量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为建设经济强县、美丽临西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框架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初步建立,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城镇布局结构,促进城镇分工协作。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工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和管理制度体系,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0%,争取51%。

——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扎实开展“美丽城区、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三美同建,创建1个市级美丽城镇,2个美丽乡村,基本完成空心率50%以上的空心村治理。农村公路新改建24.7公里,启动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城区污水处理厂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取得阶段性成效,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农村覆盖程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城乡产业协同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全县“3+2”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2020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2%,争取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速度,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纳入规划工程。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年,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引领作用,将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并与各项工作做好衔接,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推进城乡融合指标体系建设,将城乡要素融合指标体系初步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中进行统筹,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中城乡要素融合指标体系建立工作。(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和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放开我县进城落户政策。利用电视台、报纸、宣传栏、明白纸、网站、微信等多种载体,加大城镇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宣传、引导力度和范围,鼓励和推进农村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以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住、借住)为依据,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回临西、进城务工人员(含直系亲属随迁)落户城镇。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0%,争取51%。(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三)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工程。推动城乡路网一体化建设,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4.7公里。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推进城镇公共供水管网延伸,实施全县老旧管网改造3.1公里。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工程,2020年度农村生活水源置换项目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并开工建设,9月底前完工并通水,实施119个村、14.91万人的饮用水置换工程。启动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城区污水处理厂改造,完成15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135个村庄生活污水管控。推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不断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智能应用平台,推进监控补点扩面建设,全县重点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推动县城公交延伸、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县城2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行率达到50%以上。扎实开展“美丽城区、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三美同建,创建2个市级美丽城镇,2个美丽乡村,其中2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加快创建玉兰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改造提升国税局家属楼等3个老旧小区,基本完成空心率50%以上的空心村治理任务,6月底前全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临西分局、县水务局)

(四)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加快建设光明学校初中部,改造提升河西镇中心小学等4所中小学校舍,建成国家级在线教育基地;全面开展名师送教和“城乡一体化”学校大联盟工作,建设4-6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大力实施名校长、骨干校长培育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平高的校长队伍;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积极争取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人、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加快推进县医院、中医院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全民免费体检;深化“四医”联动改革,至少建成一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全面推开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推进医养结合、带量采购等模式,打通机构养老与医疗服务的绿色通道,降低群众看病成本。谋划建设滑冰馆1个、农村体育广场20个。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书香临西、邢襄大舞台、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建设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文娱生活。关注“一老一小”,加快建设老官寨健康养老城,努力提升现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满足养老需求;开展“亲情关爱社区支持项目”等活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积极争取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基金作用,有效解决特殊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县民政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妇联、县委组织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审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五)实施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工程。围绕“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两个核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坚持向“亩产要效益”,深化“一减四增”,调减非优势区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面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多种经营率;以食用菌、设施蔬菜、玉露香梨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发挥光明众旺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带动作用,扩大生猪规范化养殖,增加生猪存栏和市场供给;做大做强手工挂面、臭豆腐、小磨香油等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培育打造1个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打造创新型农业企业,新增省市级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开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推进“百村示范千村创建”行动,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深入推进农村电商和电商扶贫,加快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深入开展农村新型社区、产业园区、生态功能区“三区同建”,建设农业众创空间,指导并申报1家星创天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田园综合体,抓好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抓好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等,确保135户339名贫困人口上半年如期脱贫;完善防贫防返贫常态长效机制建设,防止形成新的贫困人口。(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县商务部门、县卫生健康局、县科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教育局、县供销社、县扶贫办、县发展和改革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建立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各项工程扎实推进。各乡(镇、园区)、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建设本地区本领域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目标任务推进计划,抓好工作落实。

(二)强化分工协作。每项任务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统筹协调责任,配合部门要强化落实责任,对承担的任务要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分管领导、责任股室和具体责任人,工作进度细化到月,工作进展及时反馈,确保按期交账。

(三)强化督导考核。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归集、解决台账和跟踪机制,将城乡融合体系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督查和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县委、县政府城乡融合发展决策部署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