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潭腿

浏览量:36095 | 时间:2018-04-02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清潭腿,始创于唐末宋初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创始人为五代后周名将李重进,当时大师奉命远征, 宋初,五代后周名将李重进奉命远征,此间,后果为宋所灭,李重修自知大局已定,只手难以回天,遂解散兵勇,遂诈死隐名,削发为僧,在今临西尖冢镇龙潭村的龙潭寺隐居,法号昆仑,后人称其昆仑大师。 昆仑大师身怀武术绝技,精医道,懂易理,他看到当时社会流传的武术多重拳法,而失于腿法,故融武、医、易为一体,创编了一门适应士兵征战、偏重腿功的军旅拳术。

久而久之,该拳术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门派。在传承中,后世拳师借用发源地龙潭寺的“潭”字,取名“临清潭腿”。

中国武术素有“南拳北腿”之称,其中“北腿”即临清潭腿。临清潭腿主要腿法有:踢、撩、扫、点、弹及36罡、72地煞连环腿,身法上讲究中正、灵活,主宰于腰,宾辅肩跨,一步一腿,一步一脚,连环踢打,手脚并用,强调威则能动,逼则能用,以简克繁,出奇制胜。

 据《武备志》记载:宋初,赵匡胤举办全国武术大会,参与比赛的有十八家武术门派,赵氏的“太祖长拳”因政治优势捷登第一,称十八家之首;“临清潭腿”屈居第二,成十八家至尊。自此,“南拳北腿”流传开来,后又衍生正宗潭腿、教门潭腿、少林潭腿三大门派。

正宗潭腿又称临清潭腿,以龙潭寺僧众为基础。清雍正年间,清兵围剿龙潭寺,杀死潭腿弟子二百余人,约五十余潭腿弟子逃出,隐藏各地,得以保存。

临清潭腿,拳势古朴,功架完整,刚劲有力,节奏明快,意气相合,精神饱满,动作精悍,配合协调;招数多变,攻防迅疾,爆发力强。久练则体力充盈,气爽神清。能够起到修身养性,磨练意志的作用。是中华传统武术的精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