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临西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浏览量:8530 | 时间:2018-08-0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临西县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迫切需要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依据《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冀政发〔2018〕3号)、《邢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邢政发〔2018〕5号)临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重大规划,结合临西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需求,制定本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以既有产业基础为依托,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目的,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健康等产业,组织实施三大领域专项行动,建设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及示范基地,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层次迈向中高端,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县、美丽临西。 

  (二)行动原则。 

1、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结合临西实际集中资源要素,瞄准高端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行业和领域中,选择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健康等3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领域作为突破口,作为未来三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跃升,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2创新驱动,人才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对重点领域内企业、项目、人才、技术的支持力度,组织实施一批技术研发、高技术产业化、创新平台建设、技术改造等项目。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加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育,强化人才支撑。

  3合理布局,集群推进。立足现有优势企业,以开发区、园区聚集区为载体,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以项目为载体,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突出抓好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产业示范项目,打造一批创业环境优、核心竞争力强、产业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4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在领域选择、对外合作、投资决策、项目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实施激励政策、优化政府服务,增强发展环境的竞争力,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5、开放合作,融合发展。树立更加开放的理念,积极抢抓“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设立雄安新区”重大机遇,加强与科研院校和大型企业合作,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成果。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重大产业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引进行业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

  (三)行动目标。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等3个重点领域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左右,带动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左右,占GDP比重达到12%左右,成为我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企业竞争力得到新提升分层次开展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与特色企业培育工作,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新增若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大企业和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产业链完善、关联带动作用显著、具有较好市场美誉度的品牌产品。

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建设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引一批高水平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关键领域取得若干科技成果和技术标准。力争2020年我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6家。

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结合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集群特点和创新条件,围绕“优势带动、突出特色、加快集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生物医药健康等三大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空间新格局。

(四)行动部署。

实施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生物医药健康3个专项行动,顺应高成长性行业发展要求和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推进若干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示范应用,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发展质量,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巩固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地位,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县经济的支撑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主要任务

围绕3个专项行动,组织实施5大工程,打造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一)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依托优势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每年滚动实施5项技术含金量高、带动作用大、示范性强的县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力争三年内纳入省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个,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切实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工程化集成与应用,推动若干自主创新成果的孵化转化和商业化。大力引进一批高端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吸引京津重大科技成果在我落地转化,努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增长点。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库,动态储备一批产业化重点项目。

  (二)实施重点技术改造工程。

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生物医药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工艺、装备、产品和管理升级改造为重点,每年组织实施5县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力争三年内纳入级重点技术改造工程2个推动现有新兴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大幅提升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创建一批知名品牌。大力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支持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工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综合应用。

(三)实施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支持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技术需求,加快推动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的建设,重点支持中伟卓特、飞豹新能源建设省级创新平台,支持万邦复临等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三年内建设省级创新平台6个以上同时结合“双创双服”活动,紧紧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建设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聚焦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分批设立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生物医药健康等3大产业领域的重大科技专项,每年组织实施5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项目,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与京津的产学研合作,力争每年突破若干关键核心或产业共性技术,争创若干科技成果奖或国家专利,形成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同时,积极争取1项省级或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项目在临西实施,不断提升我县科技创新影响力

  )实施创新强培育工程。

研究制定我县创新型领军企业筛选标准和支持举措,在3个重点领域中筛选一批优势高新技术企业纳入创新型领军企业计划。对纳入计划的企业,优先支持承担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在成功申报市级“双创”示范基地的同时,支持轴承园区创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积极引进优质创新企业和高端创新人才;支持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商标和品牌产品。到2020年,培育10家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企业。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要求,遵循高度集聚与相对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批优质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及示范基地。依托中伟卓特液压传动产业,加强与燕山大学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生产工程机械挖掘机整机,打造亚洲最大的液压传动制造基地;抓好临西县朗源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好亚洲最大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依托飞豹新能源公司,不断巩固高倍率锂电池市场优势,积极开发汽车动力锂电池和数码锂电池,积极打造华北重要的锂电池生产研发基地;鼓励扶持万邦复临药业加快新品种生产线与产品研发检测中心建设,扩大市场份额,成为上海复星集团在北方的重要中医药生产基地;2020年,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区及示范基地达到4个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加强领导力量,强化对各乡镇(园区)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资金使用要提交领导小组审议,定期发布年度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对要素资源和政策的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县发展改革局作为牵头单位,要做好任务分解、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有关单位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等方面的作用,对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强引导,重点突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重大产业领域大力开展专项招商,瞄准重大项目,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做好项目上下游的配套跟进,形成以龙头项目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力争在重大项目引进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依托工业园区或产业相对集中区域,围绕产业特色,推动创新资源要素聚集,促进其加速发展。

  (三)强化创新发展能力。

  建立健全企业研究开发体系,推动形成创新、生产、经营有机结合的创新链条,支持企业申报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健全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在核心关键技术上超前部署、长期积累,重点开发核心技术,注重配套技术的系统集成,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订,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完善创新公共服务,着力完善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成果推广、产品检测、人才培训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科技中介服务。

  (四)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一是产业配套支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在政策扶持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当予以倾斜。二是要素配套支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优惠政策,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类要素的有效供给。在遵循国家有关土地利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更为灵活的建设用地供给政策,保障产业发展用地需求;探索实施多渠道、多元化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的相关政策,从科技投入、金融支持、政府采购、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健全工作推动机制。

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统计制度,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的统计监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对3个专项行动建立部门分工负责制度,逐一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3个专项行动的督导工作,建立工作台账,要强化结果运用,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专项行动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加强对专项行动实施的督查和问效,确保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